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»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» 新闻

德语语言文学专业

公告栏

  1. 公告栏
  2. 欢迎大家进入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页!
    HERZLICH  WILLKOMMEN
     
    ♠德语系每年招收本科生25人,招收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6至8人。

   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有以下三个研究方向:德语文学、德语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 

【德语系】汪亚利博士

 

姓名:汪亚利

 

职称:讲师      

 

学位:博士

 

研究方向:德语语言学(社会语言学、会话分析研究)

 

教育背景:

2002-2008年:北京理工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学士、硕士

2009-2013年: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博士

2006年3至5月:德国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交换学习

2012年10-11月:德国国家语言研究所(IDS)访问学者

2015年7至9月:德国国家语言研究所(IDS)访问学者

2019年8月 德国不来梅歌德学院进修(教学法)

 

任职简历:2013年至今: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

 

教授课程:基础德语、中级德语、德语口译实训、德语基础语言学导论(语用学)

 

主要科研成果:

(1)专著: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与性别相关的会话举止研究——中德电视剧中的夫妻会话分析. 北京: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, 2015. 

(2)教材:德语基础语言学导论(编委). 北京: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,2016.

(3)代表性论文:

-德语语言学视角下的课堂会话研究. 载:《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》, 2019年第21期, 47-51页.

-中德语言与性别研究综述.载《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》, 2018年第20期, 127-133页.

-Untersuchungen zu Sequenzmustern in DaF-Unterrichtsgesprächen. Deutsche Sprachwissenschaft International: 2018, S. 141-153.

-系统功能语言学下的汉德情态对比研究. 《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》, 2016年第18,122-125,151.

-基于修辞结构理论的《共产党宣言》篇章连贯分析. 《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》, 2014年第16, 156-160页.

-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考察《双面胶》中情态动词的性别差异. 载:《语言教学与研究》,2013年第3期,106-112页.

-语言、认知与文化交融下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新探索. 载:《外国语言文学》,2012年第3期,145-150页.

 

科研项目:

(1)2019年 参与北京理工大学《德语基础语言学导论》慕课建设,主讲语用学

(2)2017年 主持北京理工大学常规专家引智项目“德语语言学会话分析”

(3)2016-2017年 主持“语言情态视角下的性别身份研究——以中德电视访谈会话为例”(北京理工大学基础研究项目)

(4)2015年 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

(5)2014-2015年 主持“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德语课堂师生会话的情态研究”(北京理工大学基础研究项目)

 

所获荣誉:

外研社2019年多语种“教学之星”全国总决赛德语专业组亚军;

参编的《德语基础语言学导论》获评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精品教材;

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、2019年度教学之星、2014年北京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、2014年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。

 

联系方式:wangyali@bit.edu.cn